千松坝林场再次掀起学习塞罕坝精神热潮
2017-09-20 08时45分浏览次数:
本网讯(千松坝林场)按着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弘扬塞罕坝精神,加快走新路大讨论活动要求,近日,千松坝林场在全体职工内部再次掀起学习塞罕坝精神的热潮。
日前,千松坝林场组织全体职工赴塞罕坝林场进行了对标学习,对造林、管护、营林管理等各方面实地参观考察并观看了场史展播,塞罕坝务林人55年在人迹罕至的荒漠创造了绿色奇迹。通过讨论,全体干部职工纷纷表示,以学习塞罕坝精神为契机,要牢记使命,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对标塞罕坝,鼓足精气神,结合本职工作,以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继续秉承忠于使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绿色共享的工作理念,坚持走人与自然、人与生态和谐发展之路,全面实施三个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为林场增绿、林业增质、农民增收、社会增效创造新路径。
实施工程建设网格化管理体系。千松坝林场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程建设任务,从技术员到场长划分工程建设技术承包责任区,一包三—五年,按照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实施工程建设网格化管理。
实施护林、管护、执法网格化管理体系。千松坝林场三个分场分别成立四个护林、管护、执法队伍,由总场资源管护科和督考办负责考核,分场具体管理,将历年的工程建设包保到人,各负其责,实施全面管护执法,保护建设成果。
实施党风廉政建设网格化管理体系。千松坝林场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消除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 空白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体系,让全体干部职工时时身处监督之中,形成提升党风廉政建设和维护群众利益的整体合力。
创新发展新路径。千松坝林场推行林业建设和牧业相结合模式,实施林草带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推行林业建设和旅游相结合模式,打造景观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行股份制造林模式,推动生态治理进程;推行多元主体投资,引进市场机制,鼓励有能力的大户和公司参与造林,购买造林成果;推行整乡整村整沟整流域治理模式,打造生态沟生态村建设;推行示范区建设,提高项目建设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