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蒲草婆婆”品牌 打造脱贫致富新产业
——磁县“支部引领”蒲公英茶扶贫案例
近年来,磁县围绕产业扶贫精准脱贫这一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蒲公英标准化种植及产品精深加工,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和完善“公司+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探索出一条产业精准扶贫新路子。蒲公英茶不仅成为该县人民心中的“健康茶”,更是贫困户心中的“摇钱树”。
一、主要做法
(一)政府引领,为产业扶贫“筑巢引凤”。作为全县“一中心四基地”之一的蒲公英种植基地,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蒲公英产业的发展,按照“政府引导、部门服务、专家指导、干群联动”的原则,坚持以资源培育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磁县八里冢蒲公英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蒲公英扶贫产业的意见》,在土地流转、主体培育、贷款融资、品牌扶持等政策措施上督办跟进,采取了一系列发展与振兴措施,使磁县蒲公英产业步入发展的超车道,蒲公英产业在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上实现了步步为“赢”。小小蒲公英,规模由小变大,产业由弱变强,产品由无人问津变成新型消费市场的高级保健饮品,成为了该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扶贫路上的“排头兵”和“生力军”。
(二)企业创新,为发展壮大“强筋健骨”。蒲公英种植如果单独发展,贫困户会面临着种种不稳定因素,针对这些可能影响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问题,磁县另辟蹊径,八里冢党支部依托邯郸市金益农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构建“支部+公司+贫困户”新型经营模式,引导和鼓励贫困户积极参与蒲公英产业发展,实施“六+工程”, 即公司规范管理+专家技术指导+育苗计划培育+绿色生态种植+品牌计划设计+电商推广销售,精心打造“蒲草婆婆”品牌,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新途径,成为全县精准扶贫的典范。在发展的过程中,以吴世豪为党支部书记的八里冢村党支部带领公司始终把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采用“支部+公司+贫困户”的模式,从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发展种植等方面与贫困户进行了深度融合,采取“六统一”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即统一良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带领贫困户开展蒲公英种植,增加农户收入。
(三)科技支撑,当好扶贫产业的“排头兵”。为提高蒲公英产业扶贫科技软实力,发挥科技在推进蒲公英产业扶贫中的支撑带动作用,最大限度发挥科技扶贫效果,八里冢村党支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科技投入,积极与华北制药集团、河北工程大学、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邯郸农科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合作,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平台,陆续开发出了蒲公英提取物、蒲公英去火片、利咽片、口服液、果露酒、脱水蒲公英等系列产品。金益农公司还投资580余万元,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区200余亩,制定了《蒲公英标准化种植操作规范》,从水、肥、药、管理、采收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了技术标准,实行“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设施现代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管理科学化”的高效蒲公英种植模式。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蒲公英种植技术培训,邀请省市县专家采取集中学习和现场操作等方式,以点带面全面提升了周边农村蒲公英种植科技水平。近年来,公司通过课堂、现场及远程累计举办各类蒲公英技术培训18期,培养贫困户技术骨干20人,培训农村人数超过4000人次,有效提高了贫困群众科学种植的水平,夯实了自我发展能力。
(四)唱响品牌,借助互联网安上“金翅膀”。加强蒲公英系列产品的推销力度,党支部带领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各地的茶博会和京津冀产销对接大会,企业先后荣获“邯郸市先进科普示范基地、邯郸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邯郸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河北省四星级休闲农业示范园”等荣誉;“蒲草婆婆”牌蒲公英茶荣获“河北省中草药功能茶优秀奖”; “蒲草婆婆”蒲公英产品市场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产品销售越来越好。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和分析,制定了“互联网+产品直销”、“直营店+加盟店”、“产品展会+渠道”的发展思路。在磁县建立了“蒲公英茶直营店”,在太原、济南、高碑店、长春等地开设了加盟店。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建设了阿里巴巴诚信通、淘宝、微店、拼多多等电子商务平台,使产品通过线上平台直接销售到了全国各地,年线上销售收入实现300万元,线下销售收入达到500万元。
二、主要成效
种植基地流转贫困户土地8亩,涉及4户,使每户收益增加了2000余元;安置贫困户就业岗位6名,年工资收入18000元,实现了稳定脱贫。对有劳动能力并且有土地的贫困户,提供种子、提供技术、保价收购产品,共发展20余户贫困户种植蒲公英,平均每户收益可达到8000元。2018年在围场吉上村开展了蒲公英种植与加工产业扶贫的深度合作,在安阳水冶镇带动贫困户种植蒲公英种植200余亩。辐射带动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东北三省、内蒙、陕西等省的蒲公英种植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