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3002/2019-00045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发布机构: 丰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9-06-13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丰宁满族自治县2019年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2019-06-13 16时05分浏览次数:

丰宁满族自治县

2019年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及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扎实推进以农村垃圾治理、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尽快改善提升全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质量。按照省、市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顺应农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积极动员各方力量,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着力强化各项举措,提高工作质量,增强整治实效,加快补齐我县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二)工作原则

聚焦重点领域,强化工作衔接。落实国家、省、市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正在开展的脱贫出列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深度贫困村双基提升等工作,聚焦农村存在的垃圾、污水、厕所改造、村容村貌等最突出问题,集中攻坚,带动人居环境整体改善。

分级分工负责,健全推进机制。县级层面制定推进方案、定目标、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限,乡镇全面落实主体责任,村级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各项目牵头单位落实省、市相关政策,统筹指导各项目实施。全县相关单位要各负其责,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有力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 。

加强统筹谋划,解决关键问题。实行县域统筹规划、乡镇连片推进、村庄整体实施。建立政府主导、分级负担、集体补充、群众参与、社会支持、多元筹集的投融资机制。坚持建管并重,确保建得好用得上能持久,稳定发挥效益 。

坚持分类指导,分步有序推进。针对全县村庄在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确定重点任务、整治目标、建设标准和技术模式,坚持先易后难、示范引领、确保质量,扎实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重点任务

2019年全县安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183个,其中重点整治村55个(贫困村48个),结合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深度贫困村双基提升工程同步展开。要以组织推动为基础,以惠民利民为关键,以组织动员群众为动力,以资金、人力和物力等要素投入为保障,全面抓好各项目落实。

(一)实施农村垃圾治理专项行动

1.工作要求:积极推广第三方专业化公司参与运营管理,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规范化、科学化。鼓励引导农户从源头上将生活垃圾按照可堆肥与不可堆肥、可回收与有毒有害等类别分类,基本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化、收集分类化和处理资源化。因地制宜选择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模式、技术和方法。合理设置垃圾转运站、配置垃圾收运车,完善垃圾收集和转运体系,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2.工作任务:农村垃圾治理面上工作:彻底清除村内积存垃圾、残垣断壁和清理河塘,新增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村100个,实现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模式的村270个。在土城镇苇子沟村、汤河乡汤河村、北头营乡东南沟门村建设垃圾中转站3座。县住建局总体牵头负责具体项目实施和督促落实工作。完成时限:9月底前。

垃圾收集设施方面:安排建设地埋式垃圾池1024个、垃圾房350个、半地埋式107个,更换地埋式垃圾箱29个,涉及91个村;购置垃圾桶6613个、两轮户用垃圾收集小推车29815辆、脚蹬三轮垃圾收集车490辆,涉及100个村;配备摆臂式大型垃圾清运车14辆、压缩式挂桶垃圾清运车20辆、小型装载机8辆、自卸车8辆。县人居办总体牵头,负责通过统一招投标方式实施垃圾收集设施建设、采购和配置工作。完成时限:9月中旬前。

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方面:坚持建管并重,建立健全符合各村实际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机制,落实门前屋后三包、保洁员定岗、垃圾定期收集清理、环卫设施专人管护等管理制度,持续巩固建设成果。要以村组日常管理为主,以县级相关部门和乡镇定期不定期督导检查为辅,切实解决重清理、轻管理问题。积极探索推进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运营方式,确保已建环卫设施长期稳定运行,农村人居环境得到长久保持。县住建局负责指导各重点村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并督促落实。完成时限:9月底前。

各乡镇、开发区负责实施环境清理,合理安置及管护垃圾收集设施,农村主任效保洁机制建立、完善和监管落实等工作。

(二)实施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

1.工作要求: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攻坚行动。对已经改造的厕所开展回头看,对存在质量问题的,要整改到位,确保农户能正常使用。未改造的厕所,明确年度工作任务,制定建设方案,加快组织实施;加强改厕后续使用维护服务,解决厕所维修难的问题。因地制宜确定改厕技术、标准和模式,城镇近郊区、乡村旅游村等具备条件的地区,推广使用水冲式厕所改造模式;加强村民广场、乡村集市等人员密集活动场所卫生公厕建设。实施厕所粪污治理,鼓励具备条件的村庄同步配建厕所粪污处理设施,支持专业化企业和个人开展定期收运、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有偿服务。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2012) 标准,开展改厕工作,确保质量。坚持建管并重,推进专业化、市场化服务,引导农民参与厕所管护。

2.工作任务:重点推进贫困村的厕所改造工作,坝上和接坝地区的村庄,可根据气候、地质等条件,选择旱厕模式,坝下地区选择水冲、水旱两用等模式,提高卫生厕所普及率,到2020年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粪污处理率达到75%。逐步实现农村户用厕所退街、进院、入室的目标。2019 年全县完成第一批1万座的户用厕所改造任务(第二批任务25000座),建设公共厕所191座,涉及13个乡镇(开发区),155个村。县人居办总体牵头负责改厕的招投标、督导和验收等工作。县卫健局负责技术指导。各乡镇、开发区负责改厕选址、发动群众、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等相关保障工作。完成时限:10月底。

(三)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行动

1.工作要求: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对规划纳入城镇(园区)污水管网的村庄,将生活污水就近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集中统一处理。对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村庄、河湖长管理范围内的村庄以及潮河、滦河等重点河流沿线村庄生活污水进行重点治理,加强生活污水排放管控。鼓励农村生活污水采取厕所黑水、盥洗灰水分离治理模式,提倡厕所黑水通过化粪池、净化沼气池等处理后,用作农肥、沼气等资源。引导村民将生活灰水用于庭院泼洒、花草灌溉等,不直接排入街道、沟渠坑塘,基本实现生活污水不出户、不出村。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排水沟等为重点开展清淤疏浚,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2.工作任务:2019年,新增完成2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新增完成121个村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全县农村生活污水管控水平明显提升。2020年基本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全覆盖。县生态环境局负责项目实施、验收等工作。县城管局、县水务局、县卫健局、县河湖长制办公室等相关责任单位积极配合促进工作开展。完成时限:10月底前。

(四)实施村容村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行动

1.工作要求:实施村庄清洁专项行动。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以打造干净整洁的村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目标,大力提升村容村貌。调动村庄各方力量广泛开展以五清三建一改为核心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庄内外河道、沟渠、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残垣断壁、清理杂物。建设小菜园、小游园、小果园、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实施村街硬化专项行动。做好通村公路、穿村路段的规划、建设和管养工作。在全面完成村庄主街道硬化任务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村庄通村组、入户道路硬化。要因地制宜选择路面硬化材料,鼓励采用石板路、青砖路、砂石路等硬化方式,基本解决村庄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问题。实施村庄绿化专项行动。大力实施环村林建设,开展村庄街道、隙地、庭院、游园等绿化,绿化苗木以本地树种为主,宜树则树、 宜草则草、宜菜则菜。实施村庄亮化专项行动。在村庄主要街道、文化广场、学校、村民中心等重要场所合理安装照明设施,推广使用节能灯具和新能源照明。在主要巷道按需要设置照明设施,方便群众夜间出行。实施村庄美化专项行动。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乡村振兴战略等为内容绘制宣传文化墙或撰写相关标语;建立一约两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引导村民培育文明意识、倡导移风易俗、提升乡风文明。推进地名标志设置标准化,按照国家标准《地名标志》(GB17733-2008) 和地名管理有关规定,设置村、街、路、巷、门户等地名标志牌。实施美丽庭院创建专项行动。宣传发动群众按照五美标准,及时整理家用杂物,整齐堆放生产生活物品,清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促进庭院内外整洁有序。鼓励农民群众充分利用农家庭院、房前屋后土地,发展庭院经济。适当实施村庄墙体改造项目。从村庄实际需求出发,本着自主自愿、量力而行原则,本年度在2016年和2017年申请过过桥贷款的黑山嘴镇大金营村、草原乡公宝同村和胡麻营镇后大庙村等14个乡镇25个村主村实施墙体改造项目。

实施卫生室建设专项行动。按照脱贫出列村基本卫生服务条件要求,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力度,对已建成的卫生室设施、设备进行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实施村庄基本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行动。着力提升重点村特别是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加强农村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力度。

2.工作任务:村庄清洁行动。9月底前,基本完成村庄清洁行动任务。村内村外无历史积存垃圾,房前屋后物品堆放有序整洁,残垣断壁、黑水污水和畜禽粪便有效清理,合理规划建设空闲场地。全县村庄面上环境脏、乱、差问题有效解决,实现干净、整洁、有序,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明显提高,助推脱贫攻坚。县住建局、人居办负责村庄清洁行动的指导、督促落实等工作,确保取得实效。村庄绿化。村庄绿化率达到村庄绿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达标村标准;利用林业重点工程营造环村林带,村内街道、空闲隙地宜绿化部分全部绿化,80%以上农户和单位庭院宜绿化地方全部绿化,村边道路、坑塘、沟渠、河堤宜绿则绿。实现村庄绿化全面达标 (坝下村庄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5%以上,坝上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0%。)。全年完成绿化任务1890亩,实现绿化覆盖达标村70个。县林业和草原局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和验收工作。完成时限:10月底前。村街硬化。年底前完成村庄道路硬化219.13公里,完成主村到各自然村有一条畅通道路的村45个,主街道得到硬化的村44个,穿村公路硬化的村14个。县交通局负责项目具体实施和验收工作。村庄亮化。选择经济适用、维修便利的亮化方式,实现村庄公共空间照明设施全覆盖。本年度新建和维修路灯2800盏,实现公共照明达标村55个,70%以上的村庄公共照明达标。村庄美化。县文明办负责保证所有重点村要达到公共空间干净整洁,无乱涂乱画乱贴现象,较好展示乡风文明;村规民约得到有效实行,农民群众清洁卫生意识和文明素养普遍提高。70%的行政村完成美化任务,45%以上的行政村达到县级及以上文明村标准。县民政局负责本年度在全县范围内完成129个村地名标志标准化设置任务。美丽庭院县妇联负责按照五美标准,及时整理房前屋后、墙根角落的家用杂物,整齐堆放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农用物资等,促进庭院美与周边景致和环境相协调。创建美丽庭院12387万户,精品庭院3516户,实现全县农村50%以上的庭院建成美丽庭院,10%的庭院建成精品庭院的目标。

卫生室。全年完成新建卫生室12所,修缮36所工作任务。县卫健局总体牵头实施。完成时限:8月底前。文化设施。新建文化广场17处,维修1处,扩建1处;新建农家书屋22所,改建5所,扩建2所;新建多功能文化活动室23所,改建2所,扩建1所。由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总体牵头实施,各乡镇、开发区配合做好相关保障工作。完成时限:8月底前。

(五)实施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专项行动

1.工作要求: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快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提高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支持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切实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水平。开展化肥减量增效,加快有机肥替代化肥进程,推进施肥方式和施肥品种转变,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组织,努力提高科学施肥技术覆盖率。开展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大力推广新型农药,提升装备水平,加快转变病虫害防控方式,大力推进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快推进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规范秸秆还田技术标准,着力提升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水平和能力。加快推进农膜污染防治,建立完善农膜管理制度、农膜监测制度,逐步建立企业回收、农户参与、政府监管、市场化推进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有效控制废旧农膜污染。

2.工作任务:2019 年全县配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11处,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95%,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73%。全县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化肥利用率达到37%以上。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农药利用率达到37%以上。秸秆有效利用率达到75%,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逐步提升秸秆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比例。农膜回收率达到75%。2020年,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化肥利用率达到38%以上。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农药利用率达到37%以上。秸秆有效利用率达到80%,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具体项目实施和督促清理禽畜粪污清理工作。

(六)科学编制村庄规划

1.工作要求: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科学划定聚集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类村庄,抓紧编制实用性村庄建设规划。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工作,严格实施村庄规划,规范有序组织项目建设。认真落实乡村规划许可证制度,做到村庄建设规划管理全覆盖。健全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规划管理人员,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查处各类违法建筑和违法建设行为。

2.工作任务:村庄规划体现简化、实用的原则,突出地域特色,注重田园风光、自然景观、建筑风格和文化保护等风貌控制。2019年完成57个保留村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实现村庄规划编制、建设管理全覆盖。县人居办总体牵头负责规划编制招投标、督导实施和验收等工作,县自然资源局负责技术指导。

三、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1月1日-4月30日)

召开相关会议,部署安排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起草全县总体实施方案及各专项工作方案,确定总体目标、建设任务、工作节点、工作措施和支持政策,压实部门和人员责任,充分利用冬闲时机,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做好群众发动工作。做好重点村项目摸底,明确建设规模、地点和标准等,为项目实施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二)全面启动(5月1日-6月1日)

完成相关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各专项任务有序铺开;召开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有力有序推动工作开展。

(三)加快实施(6月1日-10月30日)

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查评估工作,统筹各部门加大对各重点村的业务指导及督导检查,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四)考核验收(11月1日-11月30日)

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评估要求,做好年度项目建设验收及收尾工作;根据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总体工作部署,11月30日前对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自查自评,做好迎接省、市验收相关准备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开发区、牵头部门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举措。由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工作协调、组织推动、政策保障和督导考核,县农业农村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卫健局、民政局、林业和草原局、交通局、妇联和文明办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合力。乡镇、开发区是组织实施的责任主体,乡镇、开发区书记和乡镇长负主体责任,做好项目落地、资金使用等具体工作,对实施效果负责。

(二)严格考核奖惩。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行增比进位管理考核。坚持一季一调度,半年一观摩,一年一考核,制定考核办法,明确考核标准,进行专项考核。县人居办会同县住建局、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卫健局、林业和草原局、交通局等有关部门制定验收标准和办法,对乡镇、开发区进行评估、督导和验收,评估验收结果报告县委、县政府。

(三)健全治理标准和管理办法。县直有关部门协调指导乡镇、开发区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制定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粪污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相关技术模式、施工建设、运行维护等标准规范,确保符合本地实际、措施具体可行。加快制定农村垃圾治理、乡村清洁等长效管理办法。

(四)广泛宣传发动。全县各级各部门要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多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统一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客户端等网络新媒体,宣传推广各地好典型、好经验和好做法,努力营造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