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3002/2019-00319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发布机构: 丰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9-08-20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丰宁满族自治县巩固提升医疗扶贫实施方案
2019-08-20 10时33分浏览次数:

丰宁满族自治县

巩固提升医疗扶贫实施方案

2019-2021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以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为主攻方向,全面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根据基本医疗有保障的要求和标准,制定本三年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指导,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扶贫决策部署,围绕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以努力减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为目标,以大病专项救治为抓手,以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为主要任务,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工作。

二、工作原则

明确对象,强化对脱贫不稳定户、农村户籍非建档立卡低保户、特困户的监测管理。坚持解决共性问题与解决个性问题相结合,有针对性地细化扶持政策,逐村逐户精准落实帮扶举措,防止大范围贫困增量和边脱贫、边返贫边脱贫、边增贫等现象发生。

三、工作目标

2021年,全县农村贫困地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农村贫困人口患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个人就医费用负担大幅减轻;贫困地区医疗服务体系健全,医疗服务条件明显改善,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区域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人民健康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农村贫困人口看的起病、看的上病、看的好病、少得病、不得病的期盼基本实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四、工作重点

(一)加强县级医院能力建设

1、大病专项救治。按照上级要求,2019年将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至25种。继续落实好农村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等惠民政策,压实县、中两院责任,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实施精准到人、到病、到医院、到个案的大病专项救治。按照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相关指标,对定点医院开展质量管理、医务培训和考核评价等工作,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结合患者病情,严格临床路径管理,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加强抗菌药物、非治疗性辅助用药、高值耗材使用管理.开展医疗机构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四合理评价,严格规范医疗机构诊疗行为。落实大病患者的逐级转诊制度,为贫困大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管理与服务。

2、对口帮扶工作。通过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加强县级医院针对当地疾病谱的临床专科建设,提升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急危重症的诊疗能力。选派县级专家到乡镇卫生院对口帮扶,下派人员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工作时间1-2年。主要任务是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重症诊治,查房会诊、手术示教、带教培训,特色专科建设、新技术新项目和适宜技术的推广使用等,帮助基层带一支队伍、推一项技术、强一个学科,高质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3、重点学科建设。以县内疾病谱前5种疾病及县外转诊率高的前5种疾病为重点,鼓励县级医疗机构着力打造市级以上重点学科、重点专科,提升疑难重症疾病救治能力。县财政专门出台政策,每成功创建1个重点专科,给予一次性补助奖励50万元。积极与北京市口腔医院、北京市安贞医院、北京市附属医院、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承德市中心医院等三级医院在院务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合作,促进医院整体能力提升。通过多方面工作全面提升我县的医疗技术水平,确保90%以上的疾病在县域内诊疗,减轻老百姓医药费用负担。

(二)实施基层卫生机构基础设施达标行动

1、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对照《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18版)及2019年《基层能力评价指南》,逐条逐项进行自评自查,在查找问题的基础上,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专项整改提升。在脱贫攻坚期内,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乡镇卫生院达到基本标准。同时,继续实施乡镇卫生院能力提升春雨工程,不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2、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切实加强村卫生室管理,常住人口超过800人的行政村达到《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国卫基层发201433号)要求,每个村卫生室配备一名合格的村医、配备基本的诊疗设备及药品。通过从乡镇卫生院选派医生开展巡诊、派驻等方式,解决村卫生室缺乏合格村医的问题。到2019年底,村卫生室网底确保实现机构、人员零空白,切实把乡村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发挥到位。

(三)规范实施慢病管理专项行动

以乡镇卫生院为单位,统筹区域内家庭医生团队资源,解决履约服务力量不足的问题。加大家庭医生签约规范化培训力度,加强家庭签约医生对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病贫困患者的规范管理与服务,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落实服务内容与频次;对脑血管病、冠心病、慢阻肺、重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6类慢性病的贫困人口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积极应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水平和质量,增强百姓的获得感。

(四)加强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

1、实施医联体建设专项行动。认真贯彻省市安排部署,加快组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其他乡镇卫生院为成员单位的紧密型医联体,推进医联体建设内行政管理、医疗业务、信息系统等统一运作,实现医疗卫生资源上下贯通,规范县域诊疗秩序,为群众就医提供便捷、优质服务。

2、实施乡村一体化专项行动。大力开展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着力实现人员、财务、药械、业务、人员准入退出、绩效考核六统一工作,通过建立新机制,更有效地保障群众健康,让群众真正有幸福感、获得感。

3、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充分发挥医院公益性质和主体作用,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实现群众可以接受、财政可以承担、基金可以运行、医院可以持续为目标,严格落实医改考核指标、医疗共同体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药品供应保障等工作,提高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开展医疗服务价格成本监测、成本核算等工作,优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健全短缺药品监测机制,推动医院紧密对接网采平台,努力解决常用药品供应保障问题。实施中药饮片配送企业资质认证,实现中药饮片价格统一。实施医院耗材网上采购及网上培训,加强医药采购监管,规范医药采购秩序。

(五)实施人才培养专计划。实施乡村医生定向培养计划,与秦皇岛市卫生学校合作,分三批培养村医200名,有效缓解了乡村卫生人才短缺、村医断档、年龄老化等问题。开展在职人员学历提升教育,依托承德医学院、承德职业护理学院等培养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加大投入力度,对骨干乡村医生、骨干全科医生、乡镇临床医生、乡镇卫生院护士、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等6类人员进行培训。实施中医药强县工程,加强中医药人员培训,制定中医药强县师承教育计划,师承教育100人,提升中医药人员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利用北京市怀柔区对口帮扶丰宁机会,选派医务人员到北京、怀柔三级医院进修学习,提升医务人员技术水平。

(六)落实重点传染病、地方病综合防控。按照《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计划》要求,做好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包虫病和大骨节病等地方病综合防治工作,开展现症病人分类救治。

(七)严格落实双百目标要求。确保全县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5%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实现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财政全额资助。

(八)准确落实医疗保障救助待遇。一是贫困人员住院不收押金。二积极落实统筹区域内一站式、一平台一条龙出院即时结算工作。即对在统筹区域内住院的六类贫困人员出院后执行一站式报销,将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部分的费用一并结算,六类贫困人员只需交报销后个人自付部分。三是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提高群众家庭抵抗重大病支付能力。四是加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管理,对在异地就医能直接结算报销的医疗机构,严格按照异地就医审批流程一次性办结完成;对在异地不能报销的需要回医保经办机构报销的,实行一窗口、一票制直接报销,一次性办结,决不让老百姓跑两次。五是将意外伤害住院报销纳入一站式报销,医疗保障救助部分也同时支付。六是慢性病评审坚持县乡医疗机构初审组卷,报医保局审批,每月评审一次的制度;对行走不便的群众,开通绿色通道,上门现场评定的方式。

(九)加大打击欺诈骗保力度,维护基金安全。医保局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依法签订协议和补充协议,严格履行协议内容,依照协议约定对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开展稽查,依托医疗保障大数据分析、费用审核等发现的集中问题进行专项检查,对定点医疗机构违规违约行为进行处理。加强医疗保障基金预算管理,向定点医疗机构拨付医疗费用的同时,预留一定比例的履约保证金。建立完善诚信体系,实现全省范围内定点医疗机构诚信互认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巩固提升医疗扶贫水平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落实部门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副职具体负责制度,明确目标任务,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推进工作稳步实施。

(二)加强统筹协调。县扶贫办、卫健局、医保局、民政局要加强沟通协调,落实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平台建设,及时更新个维护数据信息,实现平台数据部门实时共享,确保平困饰扣及时享受健康扶贫政策。

(三)加强督查检查。将健康扶贫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定期组织相关单位召开会议,定期督导各乡镇健康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实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帮助分析存在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提升措施,确保扶贫工作有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