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丰宁海拔2000多米的“黄粱头”北坡,数百株国家濒危保护植物紫点杓兰惊艳绽放,其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在河北省乃至京津冀地区当属首屈一指。
当地人称“黄粱头”的地方,在地图上的标注为大银洞山,海拔2280多米。紫点杓兰生长的位置在海拔1900米左右的北坡,坡面长约50米、宽约100米,大大小小共有10多片的几百株紫点杓兰随风摇曳,灿若群星,或花开正艳,或含苞欲放,同时还有难以计数的杓兰幼株点缀其间,青翠欲滴。
当地民众介绍说,这个坡面原来属于落叶松与白桦树的原始次生混交林,几年前进行了次生林改造,原有树木基本被砍伐,所以形成了这个茂密林地中的大片空地。由于这里地处深山,山高谷深,远离村庄,人迹罕至,因此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并保存良好。
紫点杓兰属于兰科杓兰属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植株高15-25厘米,生于海拔500-4000米的林下、灌丛中或草地上,分布于中国、不丹、朝鲜半岛、西伯利亚、欧洲和北美西北部。
河北省植物学会会员、丰宁实验中学园艺教师李国权多来年一直致力于丰宁野生植物的搜集、发现和整理工作,目前经他搜集和整理的丰宁野生植物标本已达600多种。
据李国权介绍,紫点杓兰目前在河北省分布很少,只在雾灵山、云雾山等有零星的发现。此次发现,其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在河北乃至津京冀地区都非常少见,不仅填补了河北北部地区分布的空白,还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考察中,李国权对部分紫点杓兰进行了人工授粉,他期待授粉后可以在秋后获取植物种子并尝试人工培育工作。
图文:焦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