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承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47号提案的答复
2020-06-08 15时44分浏览次数:

李丽然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新型城市社区建设、推进社区管理水平创新的建议”非常好,特别符合当下实际情况,我县也在快速推进此类工作。

我县新丰路街道办事处下辖11个社区,300500平米的社区4个,500平米以上的社区7个。每个社区办公经费5万、社区专项服务经费10万,社区建设经费27.2万,全部列入财政预算。目前街道共有社区工作者100人,其中党员55人,全日制本科54人、大专46人,社区“两委”成员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1人。通过社区管理服务创新、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社区民主自治推进以及社区文化建设等举措,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深化社区治理,先后荣获了省级文明社区、第三届承德市119”消防奖先进集体、“扫黄打黑”先进社区。

城乡社区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依托,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如您建议中所讲的,要认识到社区工作的重要性,加大扶持力度,落实好社区工作者待遇,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功能。我们将继续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做好我县社区建设工作。

一、健全完善治理体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展工作的相关制度,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充分帮助解决基层群众自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发挥社会力量协商作用。制定完善人才引进、资金支持等扶持政策,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纠纷调解、健康养老、防灾减灾、教育培训、文体娱乐、邻里互助等社区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反映居民需求、提供服务、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作用。

三、建立健全社区协商机制。不断丰富社区协商内容和形式,凡涉及社区居民公共利益的事项、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原则上由社区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牵头,组织居民协商解决。

四、发挥社区居民参与作用。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完善民意表达机制,涉及城乡居民利益的事情要召开居民(代表)会议或协商议事会议,根据居民需求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自治和服务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的热情。发挥社区党员、居民代表、楼院长、专业人才等社区骨干在调动资源、组织活动、凝聚力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五、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将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按照每百户居民不低于30平方米标准建设配置社区综合服务场所,各相关部门也要按照有关规定配建相应的配套设施。针对社区综合服务场所不达标问题,坚持“五种模式”推进场所建设。一是原有场所提升改造一批。二是政府协调划转改建一批。三是开发建设单位按规定无偿提供一批。四是财政出资配套新建一批。五是与驻区单位共建共享一批。

六、丰富社区服务项目。积极促进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居民志愿互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向社区覆盖,编制城乡社区公共服务指导目录。城乡社区要根据居民特点,积极开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卫生计生、教育事业、住房保障、文化体育、调解等公共服务事项。探索建立社区公共空间综合利用机制。

七、优化城乡社区服务队伍。积极开发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鼓励社区工作人员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城乡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由基层政府职能部门根据工作需要设岗招聘。加强社区工作者的培训,落实好任职培训、在职培训和专门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整综合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2020年6月8日

 

领导签字:王青山

联系人及电话:孙靖宇  8012253

抄报:市政府办公室提案科 市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