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3065/2021-04972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丰宁县胡麻营乡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1-12-17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胡麻营镇人民政府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方案
2021-12-17 12时30分浏览次数:

胡麻营镇人民政府

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方案

 

各行政村、派出所、中心校及相关单位:

根据《关于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升打击防范工作成效,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将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纳入创建“平安丰宁”活动,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重大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密切协作,严厉打击、严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但是,随着传统犯罪加快向网上蔓延变异,此类犯罪仍然持续高发,成为上升最快、损失最多、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主要犯罪类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打击犯罪面临的主要挑战。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重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网络安全,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打击防范此类犯罪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工程和民心工程。要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全力推进打击防范各项工作,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二)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依法严打方针。以创“平安丰宁”活动为载体,严格落实镇党委政府职责任务充分应用大数据和技术手段,构建全民参与、职责清晰、整体联动、运转高效的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格局和工作机制严厉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坚决遏制案件高发态势全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三)任务目标。2021年6月底,全民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格局和工作机制基本形成,打击防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和群众损失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2021年底,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和群众损失数明显下降,破案数和抓获犯罪嫌疑人数明显上升。到2022年底,全民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格局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能力水平明显提升,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关联犯罪猖獗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

(四)工作原则。坚持以“四专一合力”为基本工作原则,  加强专题研究,不断优化适应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特点的打击防范策略;加强专门设备和手段支撑,不断提升打击防范工作效能;加强专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打击防范能力水平;加强专案侦查,不断提升打击震慑效果;抓好合力建设,整合各部门力量资源,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各行业部门作用,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二、主要任务

(五)明确党委政府职能定位。各村和相关部门要切实提高重视程度,将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提升到国家工程、民心工程、“一把手”工程的高度抓好抓实。分析违法犯罪形势,组织、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组织、协调和推进跨部门跨地区打击防范工作,强化打击整治和源头防范,将宣传防范任务分解到村及相关单位,压实主体责任,建立联动工作体系,着力构建“党政领导、公安主推、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全域覆盖”的反诈宣传新格局。

(六)明确公安机关职责任务。明确和落实派出所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职能定位,形成职责清晰、上下联动的整体工作格局。负责接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警情并开展止付、冻结等紧急处置工作;对上级公安机关推送的高危受害人员开展面对面劝阻;对本地居民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全覆盖的反诈宣传;对本地户籍的涉诈重点人员建档立案,镇、村委会联合开展管控工作。

(七)明确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树立主责意识,主动担当、密切协作,以“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为准则,以创建“无诈社区、无诈村镇、无诈园、无诈企业、无诈团体”为引领,采取多层次、多结构、空中地上相结合的方式,以攻山头、占高地的气魄,开展行业宣传和行业整治,构筑起“全警联动、全民响应、全网关注”的打防体系。中心校要积极组织中小学校开展“无诈校园”创建活动,把防诈骗宣传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开展对老师、学生的防诈宣传教育,以案说,针对性的对高年级学生进行冒充好友、兼职刷单等类型诈骗的防范教育,开设防骗宣传教育课,在中小学开展“小手拉大手、致家长的一封信”、“一人知晓全家预防”等主题宣传活动,由学生向父母、亲属进行普及宣传。利用家长微信群发布防骗预警,促进防诈宣传,提升教师和学生群体的防范能力。每月设定防诈宣传日,通报近期发生在学生中的诈骗案件、诈骗手法、防骗知识。开学第一节课对防诈知识进行宣传,提高学生的防骗识骗能力。开展朗读比赛、演讲比赛、防骗知识竞赛、校园板报、主题班会、校园小广播等多种活动方式进行防诈宣传。开展警示教育,重点讲解出租、出售、出借银行卡、手机卡、微信、支付宝的危害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综治中心督促各村及相关单位采取集中宣传、上门走访等形式,对沿街门店、商业网点、集贸市场等工商业户发放防骗宣传资料,开展防范宣传工作。司法所结合本系统实际情况,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对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监外执行人员进行感化教育,鼓励其检举揭发,配合公安机关进行全链条打击。民政、社保卫生院等部门要依托各村加强对留守老人、残疾人、扶贫对象、医务人员、医院病人及家属等群体的宣传防范。

()建立分级分类的预警劝阻工作机制。派出所针对潜在受害人实施分级劝阻工作机制。对受骗风险较低的潜在受害人,由县级或县级反诈中心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远程劝阻;对于受骗风险高的潜在受害人,派出所要开展专门研判,查明受害人或密切关系人位置、联系方式等信息,由潜在受害人或密切关系人所在辖区进行当面劝阻。建立责任倒查制度,对于因未急时开展劝阻导致群众被骗的,要倒查追究责任。

()建立双管双控的人员管控工作机制。派出所要将涉诈前科人员和高危人员(统称涉诈重点人员)纳入全国重点人员,逐人建档,实行积分预警和动态管控。要全面摸排,及时掌握具有党委政府和有危作案嫌疑的人员信息,及时录入全国打击防范新型大数据平台。派出所、村委会要每月一次对重点人员开展调查走访和警示教育,发现重点人离开本地的,要及时查清下落并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由上级公安机关协调流入地公安机关进行管控。

(十)建立全面溯源的“两卡”惩治工作机制。要对所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涉案电话卡、银行卡开展专门调查,依法打击整治和惩戒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的单位和人员。派出所要会同相关部门统一获取涉案电话卡、手机卡开户信息,指令开户地公安机关落地核查。对于非法贩卖电话卡、银行卡的单位和人员,要依法打击;对于违规办卡的机构和个人,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整治;对于出租、出售、出借、购买电话卡、银行卡的单位和人员,要联合人民银行、县工信局等相关部门进行惩戒。

三、保障措施

(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镇党书记、镇长任组长政法书记、派出所所长任副组长的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领导专班,办公室设在司法所,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政法书记兼任,将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亲自督导推动反诈工作不断取得实效。

(十)加强督导考核。各村及相关单位要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要求,以责任担当之勇、科学推进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既要完成本部门承担的任务,又要兼顾整体,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力戒形式主义、走过场、玩虚功。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在平安建设考评中提档晋级,给予表扬奖励,对于工作不力、问题突出、进展迟缓的通报批评、进行约谈、挂账督办,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十)加强服务保障。把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及其办事机构作为常设机构,成立打击防范工作专班配备专门力量;把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谋划推进,作为政法工作和平安建设的重点任务进行部;把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为反诈工作列支专项经费,确保专款专用;把培养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业技术人才纳入人才引进政策,为反诈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