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3055/2025-00287 主题分类: 国土资源、能源 发布机构: 丰宁县清洁能源发展中心
成文日期: 2025-01-15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丰宁满族自治县清洁能源发展中心关于国华大基地项目的运行情况
2025-01-15 17时02分浏览次数:

丰宁风光氢储100万千瓦示范项目,由国家能源集团下属公司,国华(丰宁满族自治县)新能源有限公司实施。位于丰宁县万胜永乡、草原乡、外沟门乡,规划装机总容量100万千瓦,包括风电30万千瓦、光伏70万千瓦,配套储能容量115兆瓦/230兆瓦时。项目于2023年9月开工,12月30日并网投运。该项目是国家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运行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

1.发展新能源产业:大基地的开发、建设、运营吸引了大量的科研力量和资金投入,推动了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有效的带动了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通过集中布局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促进了产业的集聚效应。

2.电力保供:项目投产后,有效增加了清洁能源供应,缓解了区域电力供需矛盾,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在用电高峰时段,风光项目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确保了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该项目每年可生产绿电20.8亿千瓦时,这将为当地乃至京津冀地区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有助于缓解能源压力,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3.创新模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无人机的有效应用带来了显著的效率提升和管理上的改进。通过无人机监测现场安全防护、高处作业和施工进度等情况;另外,通过无人机检查施工区域的整体情况,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预警,通过分析航拍图像中的地形地貌,也可以更加合理地组织劳动力和机械设备,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4.先进技术:项目全部采用了高效的N-topcon型双玻双面光伏组件,这些组件能够将更多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提高了光伏发电的效率,同时该组件还具有耐低温、抗遮挡、衰减率底等诸多有点;在运营期,项目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手段对风电、光伏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和运维,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和故障响应速度。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项目的运营管理更加高效,降低了运营成本。

5.融合发展:通过大基地项目的推动,促进了新能源产业上下游的有效融合,如原材料与设备的融合、设备制造与运维服务的融合、新能源发电与储能应用的融合等,也带动了诸如商砼、钢筋等传统材料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不同类型、不同渠道的多样合作与交流,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6.改善生态:风光电作为无污染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绿色能源,可替代部分一次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更重要的是不排放任何有害气体,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向京津冀区域提供绿电21.08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64.1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1.1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52.4吨,减少烟尘排放72.4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362.1吨,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项目按照环境特点、地质特性等对项目制定了合理的生态建设方案,如种植适合的植被、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等,使土地利用更具生态友好性。

7.乡村振兴:项目为乡村周边提供了新的产业发展机遇。通过发展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光伏项目的牧光互补模式,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间接促进了农村地区道路、桥梁、电网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项目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流入,大量的工作岗位解决了部分当地的用工就业问题,项目周边的餐饮、住宿、零售等产业也得到了促进。

8.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该项目为当地增加固投约50亿元,截至目前,已缴纳税费1.83亿元,贡献工业总产值、战新产业产值3.2亿元,预计全生命周期缴纳税费26亿元,贡献工业总产值、战新产业产值1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