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3055/2025-00174 | 主题分类: 国土资源、能源 | 发布机构: 丰宁县清洁能源发展中心 |
成文日期: 2025-01-14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12月31日08时08分,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最后一台变速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实现全面投产发电。该项目是由国家电网出资建设由国网新源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该项目自2013年开工建设,共安装12台单机容量30万千瓦,总装机规模达360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66.12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87.16亿千瓦时,通过4回500千伏线路接入华北电网。电站建设期间取得了以下丰硕成果。
一、创造了抽水蓄能电站四项“第一”。一是装机容量世界第一。共安装12台30万千瓦单级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电动机组,总装机360万千瓦,为世界抽水蓄能电站之最。二是储能能力世界第一。上水库一次蓄满可储存新能源电量近4000万度,12台机组满发利用小时数达到10.8小时,是华北地区唯一具有周调节性能的抽蓄电站。三是地下厂房规模世界第一。地下厂房单体总长度414米,高度54.5米,跨度25米,是最大的抽蓄地下厂房。四是地下洞室群规模世界第一。丰宁电站地下洞室多达190条,总长度50.14千米,地下工程规模庞大。
二、建设实现了三个“首次”。一是首次实现抽蓄电站接入柔性直流电网。电站接入张北柔直换流站,发挥负荷调节和区域稳定协调控制作用,有效实现新能源多点汇集、风光储多能互补、时空互补、源网荷协同,有效降低新能源出力波动对电网影响,显著提升新能源消纳与外送能力,有力支撑北京冬奥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开创了抽水蓄能发展史上的“先河”,为破解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难题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方案”。二是首次在国内采用大型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技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具有抽水工况负荷可调、一次调频响应快、机组效率高、机组水泵自启动和停机电制动快等显著优势,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精准配合新能源消纳,增强调峰能力,在推动能源结构向低碳、绿色转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两台变速机组投产发电,填补了国内大型交流励磁变速抽蓄机组应用空白,为抽水蓄能行业技术再升级,精准配合新能源出力波动调节开辟了新思路。三是首次系统性攻克复杂地质条件下超大型地下洞室群建造关键技术。施工期间,电站运用“两超前一转换”(超前锚杆、超前地质预报、开挖支护工序转换)、“一炮一支护”(每一爆破完成后及时进行系统支护,支护完成后进行下一循环施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保障了地下洞室群的顺利开挖。开展复杂地质条件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性研究,系统性攻克超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建造关键技术,为抽蓄电站开发受地质条件限制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电站。一是促进新能源消纳,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自2021年12月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以来,电站已累计发电86.16亿千瓦时,消纳新能源和低谷电量109.02亿千瓦时。支撑了华北区域新能源大规模消纳,保障华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8.0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0万吨,在推动能源结构优化、降低碳排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二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带动力强,对稳投资、保就业、惠民生意义重大。电站建设期间修建的黄永公路,惠及沿途十余个行政村镇,工程建设高峰期作业人员达4000人,电站对口帮扶5个村,向地方纳税4.58亿元,投产运行期间每年吸纳当地劳务人员近400人,为乡村振兴和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三是打造绿色电站,保护生态环境。丰宁抽水蓄能电站采用高次团粒、植被混凝土、植生袋护坡、植生毯等综合治理措施,成功破解高陡边坡生态恢复难题。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高标准完成2900余亩临时用地复垦,环水保总投资达3.52亿元,获得河北省、承德市环境教育基地称号。主动配合滦河水环境治理工程,新建拦沙库调蓄泥沙,累计清理工程区内滦河干流底部淤泥180余万方,增加工程区湿地面积800余亩。
“十一年磨一剑”。自2013年开工建设以来,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历经11年艰苦建设,用心血与汗水汇聚成多项璀璨成果建设,先后累计获得省级、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制定国家、行业标准7项,获得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56项,为我国抽水蓄能电站技术革新及高质量开发建设提供了典范。